厦门众博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策法规
《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第六章》
——劳动争议
时间:2019-12-17发布:本站

企业劳动争议:指企业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及其代表之间在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等方面所产生的争议或纠纷。

     分类:(1) 个别争议、集体争议

               (2)企业既定权利争议和企业待定权利争议

             (3)国内企业劳动争议与涉外企业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范围: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①立法、执法方而②劳动者方面③用人单位方面

预防劳动争议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预防为主;化解矛盾;保障劳动者权益
方法: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定规立据; 完善 实际操作技巧;聘请 专业顾问企业劳动争议的处理;调解、仲裁和法院审理
    1、调解程序:①申请调解②争议受理 ③ 调解前准备 ④实施调解⑤制作调解协议书或调解意见书

    2、仲裁
         特点:及时;程序简单;具有法律约束力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庭程序:①申请与受理②仲裁准备③仲裁调解④仲裁裁决⑤审理结案与送达⑥法律文书的生效和执行

    3、法院审理:
      指法院在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活动。仲裁机构以裁决结案的,当事人不服裁决,有权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起诉;仲裁机构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理由决定不子受理的,当事人也应当有权在收到不.予受理通知或决定之后15日内起诉

审理程序:①起诉和受理②审理前的准备③开庭审理

问题1: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哪,些部门维权?
       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权益受侵害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维权方式。既可以通过工会部门维权,也可以通过劳动监察,信访等行政渠道维权,还可以选择劳动仲裁、诉讼等准司法或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问题2:对单位作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不服,应在多长时间内申请仲裁?
       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上一篇: 我市开展根治欠薪法治宣传活动

下一篇: 《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第五章》